广告学(中法)专业在奉贤校区举办学术讲座:心智科学技术在广告行业应用
发布人:学院网络信息员  发布时间:2024-05-07   动态浏览次数:114



2023424日,德勤·科学加速中心首席科学家汪严磊工程师受邀走进广告学(中法合作)专业的课堂。为奉献校区的两个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两场以“心智科学技术在广告行业应用”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汪严磊老师为2022级广告学(中法合作)专业的师生们带来了《数字营销时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广告创意与策划中的应用研究》主题讲座。讲座伊始,汪严磊老师阐述了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心智科学、脑电技术、眼动技术以及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汪老师从心智科学的起源讲起,层层深入,逐步引领同学们进入这个充满魅力的学科领域。

为了让讲座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汪严磊老师带来了大脑模型、眼动仪等研究仪器,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些技术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讲座的高潮部分,汪严磊老师将研究技术与生活案例相结合,详细讲解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研究。这一环节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就自己的看法和汪严磊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接近尾声,但同学们的热情并未减退。许多同学积极向汪严磊老师提问,汪严磊老师也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通过本次讲座,我们进一步理解掌握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广告创意和制作的重要性,了解到数字营销时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更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认识。希望同学们在未来能够将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付诸实践,为广告创意与策划工作注入更多的科学元素和创新思维。

嘉宾与2022级广告学(中法)合影

汪严磊老师为23级广告学开展《心智科学技术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主题讲座。

首先,汪老师通过“感觉和知觉的区别”这一问题和同学进行互动,并以生活中简单易懂的例子,厘清了心理学中的分支概念。其中,汪老师穿插了若干耳熟能详的心理实验,例如“巴普洛夫的狗”“小艾伯特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力,使学生对于心理学这一领域从相对模糊的印象,转变为了具体深刻的认知。

紧接着,汪老师通过梳理历史时间脉络和重要事件,为大家阐释了心智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其中,在认知心理学板块,汪老师通过列举“房树人”“冰山人格”“马斯洛需求层次”等理论学说,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人在不同心理层面的需要,进而使广告专业学生在洞察消费者需求时,能建构起更科学、更具有结构性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式。

随后,从生理学层面,汪老师通过展示脑部模型和眼部结构,介绍了人体脑部、眼部的构成和功能分区,并且详细讲解了消费者在看见广告,产生刺激,促进知觉,形成消费欲望的生理过程。其中,汪老师对于神经元传导和电传导的知识讲解,使抽象的广告效果具体化,为广告学生提供了更清晰的应用规划和创作思路。另外,从科学技术的层面,汪老师也为大家分别展示了检测眼动和大脑放电的仪器,并详细讲解了其在商品陈列、排版设计、界面优化等不同的场景中的应用,为广告专业学生厘清了广告对消费者产生效果的路径,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心理、生理、科学等多元化的角度,深层次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更精确的产品定位。

最后,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活跃。在回答同学问题时,汪老师着重强调了:广告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上海师范大学的综合性资源,广泛吸收跨学科的知识,完善结构性更强的底层思维。本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广告学习有了清晰的目标,也为大家树立了学好广告、拓宽眼界、广泛学习的信心与勇气。相信在未来的四年,同学们会努力学习,将科学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而拼搏,成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新一代广告精英。

嘉宾与2023级广告学(中法)合影

(供稿人:吕刘欣、陈好、叶容,顾欣桐)


 
版权所有 © 上海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52062 10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