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发布人:学院网络信息员  发布时间:2022-06-25   动态浏览次数:712


近日,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我院经济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我院共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经济学)和1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

教育部自20194月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计划在20192021年间,用三年时间分批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主要目的是突出示范领跑,推动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通过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学院专业特色

在近三十年的学院发展历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秉承“荣誉源自责任”的院训,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机制的思想指引下,主动把握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大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充分依托学校“师范”基因和“上海”城市品牌双重优势,将“传承与贡献经管新知,培养商业素养与人文气质共融、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备、大气谦和与创新精神并蓄的商界行动者,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学院使命。学院于2019年正式成为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简称AACSB)的会员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并提交了认证申请,学院将以AACSB国际认证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水平,努力将商学院办成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地位相匹配、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商学院。

商学院目前共有9个普通本科专业和4个中外合作专业,为突出商科教育的应用性,增进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学院鼓励专业通过双证融通突破理论向实践需求的应用性转化的瓶颈,通过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尝试,目前学院每一个专业都有了清晰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学院鼓励各个专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引导学生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与“思政引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创新”五维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为高质量商科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人才培养亮点

近年来,学院紧扣“双万计划”,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围绕“卓越人才培养+应用型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加大了拔尖人才和卓越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启动了“金融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和“数学金融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优提质项目,初步效果显著。同时学院引导各个专业结合自身的特色定位,对标一项学科领域竞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多维度搭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导和鼓励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通过项目驱动和学术竞赛角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精神。依托商学院学业拓展中心和职业发展中心,近三年来,商学院学子在挑战杯(大挑)、创青春(小挑)、互联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贸精英挑战赛等重要的国家级赛事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共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44项,获奖人数111人次;在省部级竞赛中获奖77项,获奖人数达275人次。


国内外考研人数和录取学校排名实现量质同升,以2022届学生为例,共有66名同学考取国内研究生,53名同学考取国外研究生。同时,在各类重大活动(进博会)和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中也都闪现着商学院优秀学子的身影。这不仅让学生形成良好地参加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的氛围,也培养和增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优中求优的拼搏精神。



教学特色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设有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商科案例讨论中心、远程实验中心、大数据工作站、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已成为一个集教学功能和产学研为一体、集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学院还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产教融合资源,目前有一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国银行“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个教育部产业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余家实习实践基地,聘请了近百位来自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和非盈利性组织的高管业界导师,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的教学团队和优质的课程是培养高质量商科人才的基石,商学院始终把本科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专业老师通过教改项目、重点课程建设、教学竞赛等,动态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近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商学院荣获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市级新文科建设项目、3项市教委重点教学改革项目、4门市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一流课程、18门市级重点课程,有2名青年教师在全国和上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这对于商科高质量教育提供了保障。

国家一流专业介绍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于2005年开始获批招生,2008年获上海师范大学第四期重点培育学科,2017年获得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专业扎根于“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秉承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将全球投资和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融入高年级本科的课堂教学中,突破了理论向实践需求的应用性转化的瓶颈,实现了“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为宗旨,多维度搭建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了“双证融通+专创融合”的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定位与目标:金融学专业分设金融学和投资学两个方向。其中:金融学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素养与人文气质并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兼具,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胜任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对标金融从业职业资格证书——FRM证书(Financial Risk Manager,金融风险管理师)的考点体系;投资学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擅长资产定价和资本运营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参考全球金融从业职业资格证书——CFA证书(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考试内容体系。

专业特色:(1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金融学大类专业招生,新生入学后即从金融大类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拔尖人才实验班”,规模20人左右,实施人才培优提质,自2019年启动金融学拔尖人才实验班,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生在挑战杯(大挑)、国贸精英挑战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重要的A类赛事中取得佳绩。(2MFAI(数学+金融+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实验班:基于未来金融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变化,依托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人工智能、数学和应用数学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校级教学资源,学校于2020年启动MFAI卓越人才实验班,并在大二下学期分流至三个专业,夯实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专业主要课程:专业开设宏(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投资银行学、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此外,金融学方向还开设信用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数据挖掘、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建模与实验、金融风险管理师(初级)和金融风险管理师(高级)等方向课程;投资学方向还开设投资组合管理、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投资项目评估、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等方向课程等。


毕业生去向:每年的毕业生中有40%以上的同学继续攻读国内外的研究生,主要去向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毕业后就业的同学去向主要有五类:即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的投融资部门;政府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成立于1996年,是商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位居商学院本科教学体系核心,同时也是商学院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的主要支撑点,主要承担全院基础课程教学及相关专业领域科研工作。本专业包含普通经济学、经济学(中美合作)、经济学(中法合作)3个专业方向。受学院使命和愿景驱动,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财经专业知识,有较强外语交流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具备应用实践和前瞻性思维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与投资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商务管理、经营规划及理论与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依托学校和学院两级优势,本专业凝练出国际办学、侧重应用、根植本土和人文气质4大专业特色优势,实现“专业素养与人文气质并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兼具”应用型经济学人才(PHINE)全流程培育。依靠服务于地方经济、实行“下沉式”教学,本专业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了与复旦、华师大和上海财大等名校的错位发展,在高手如林的上海滩获得一席之地。本专业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分别于20202022年获批上海市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方向一:普通经济学

定位与目标:普通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部分与国际合作办学的主要依托,其目标定位与经济学专业整体基本一致。本专业学生从进校第2年开始专业分流,根据学生意愿和学习情况等将学生导入数理与量化经济和国际经济两个方向,实行分方向培养。

专业特色:

方向一:数理与量化经济方向。基于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类人才的需要,强化数理分析能力和现代量化工具在经济分析、金融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数理量化技能进行经济分析与规划、经济数据分析与预测、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具备扎实的量化分析能力和深入学习的科研潜力,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借助几何图形和数理模型准确描述和推演经济问题,完成具有专业水准的调研报告和科研论文,可以在内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量化分析、经营规划、理论与政策研究等工作。每年大约30-35人分流至本方向。

方向二:国际经济方向。基于全球化发展对国际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要,强化国际经济、金融、商务谈判以及跨国公司管理、投资、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进行经济分析与规划、国际商务运营管理、跨国投资与风险管理、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直接参与国际投资经营管理和国际商务活动,对跨国的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提供专业水准的分析和预测,可以在内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跨国投资分析、跨国投资决策与管理、经营规划等工作。每年大约30-35人分流至本方向。


专业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法等;(2)数理与量化经济方向核心课程,包括数理经济学、大数据经济学、经济数据挖掘与应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R语言与经济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营销等;(3)国际经济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商务前沿、市场调查技术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等。

毕业生去向:每年均有多位同学推免或考取国内985/211院校研究生,另有部分同学出国攻读硕博学位;主要的工作地点是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城市,主要的工作单位集中在银行、会计事务所和高科技企业,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专业方向二:经济学(中美合作)

本专业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合作方是美国犹他州的韦伯州立大学。作为西北高校联合会认可的地方性大学,韦伯州立大学拥有犹他州最多最全面的本科课程。本专业2005年、2009年连续两次通过教育部复核审查,2013年和2021年通过教育部评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经济学(中美合作)专业已经形成办学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定位与目标:立足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管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类和投资服务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的基本技能,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经营管理与创新能力,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能拓展业务、承担各类企事业管理工作并具备一定金融投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基本方向为金融与国际投资管理,与普通经济学和经济学(中法合作)实行错位发展。“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本专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学生具有优良专业素养和英语素养,外语能力媲美英语专业学生,在经济学专业能力加持下,能在复杂跨文化场景下与国际商业伙伴进行有效沟通,并展开相关商务及管理活动。

专业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听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统计、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行为金融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管理、商法、运筹管理、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经济专题与文献研究等。

毕业生去向:多数毕业生选择在上海或长三角其他城市工作,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公司、会计事务、大中型企业涉外投融资服务部门、政府的综合管理部门等,部分学生进入美资或欧洲企业,多年就业率近100%;此外,每年有多位同学升入国内985/211院校,更多同学进入欧美一流高校深造。

专业方向三:经济学(中法合作)

本专业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合作方是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在21年的合作办学过程中,经济学(中法合作)始终对标国际一流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建设要求,不断引入并内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模式,提升项目的办学层级。

定位与目标:本专业借力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优势,依托学院优秀教师团队,借助中法教育合作资源,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经济学和商务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基本方法和一定的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法语等外语水平,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在政府部门、金融和投资机构、财经类媒体、涉外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商业投资经营分析、财经咨询和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专业特色:法语是本专业学生第一外语,入校即展开系统的法语语法学习与法语的交际学习,经过两年的语言学习平均有超过30%的学生投入DELF考试达到B2B2以上水平。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学习属于专业拓展课程,所有学生百分之百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超过60%的学生会自愿参加并顺利通过六级考试。在对法语要求较高的国际人才招募中,拥有突出的双外语能力无疑是个加分项。

专业主要课程:法语(第一外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国际商务、管理学、国际贸易、金融学、商法、国际金融、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直接投资、经济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应用统计软件、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

毕业生去向:境外(法国)读研比例近20%,另外每年还有部分同学实现国内升学,包括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东华大学等985/211院校。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含国企与民企)的商业项目管理部门、政府的综合部门、涉外投融资和贸易的服务部门等。其中部分学生进入上海及周边城市的法资企业工作。


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也是上海市较早开展金融工程本科教育的院校之一, 2022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是以金融产品为对象,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综合运用现代金融理论、方法与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一门新兴金融学科。与其他金融类专业比较,本专业的特点在于为多学科交叉、技术性与应用性相融合

定位与目标:金融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以国际化的视野系统掌握金融工程基本方法和技术,擅长交易策略设计,能从事金融建模与量化分析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顺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以金融、数学和大数据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交叉为基础,注重将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运用于教学、实验和实践过程,突出对学生金融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性。。

专业特色:(1动态调整优化的培养方案。专业高度重视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追踪金融业务新技术运用的趋势,以业界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错位竞争的指导思想下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形成比较适应当前金融改革发展形势和学科规律的培养方案。(2强化数据科学能力的特色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特色鲜明,突出巨量、高频和大维金融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从2012年开始与SAS中国合作,把《SAS商业统计分析》全球认证的技能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工具方法的组合运用解决复杂交易策略等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化思维能力和扎实的编程能力。(3注重“产教融合”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强化以业界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围绕金融工程专业教学中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前沿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金融实践教学基地资源。

专业主要课程:管理运筹学、统计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学、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财务报表分析、SAS编程与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与实验、投资组合管理、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等。

毕业生去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中有近40%以上的同学继续攻读国内外研究生,主要去向有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波士顿大学等。60%的同学主要就业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跨国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数据分析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政府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欢迎莘莘学子加入商学院大家庭!




 
版权所有 © 上海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52062 10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