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促进商学院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同时满足用人单位招才引智的需求,扎实推进教育部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6月5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商学院专场会议在云端召开。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出席会议。中国银行、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证券、上海期货交易所、交通银行、复星集团、光明食品、麦当劳、雀巢等20家知名机构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此外,学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商学院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各系科主任、专业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毕业班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会。
与会的企业单位
商学院党委书记朱惠军对热心支持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他希望通过今天的专项行动能够取得实效,深化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完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最终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商学院院长刘江会从学院的历史沿革,价值观、使命、愿景,专业、师资与学科,国际化办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他特别强调众多企业对学院教学的全程参与,提供的高水平实习、实践、创新平台,让学院拔尖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我们践行学院使命,实现学院愿景至关重要。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周芸介绍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培养专长和就业方向,以及2022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学院推进就业工作的具体举措。商学院副院长王周伟介绍了学院研究生教育中金融专硕、会计专硕和MBA三个方向的培养特色和成果。
商学院党委书记 朱惠军 商学院院长 刘江会
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 周芸 商学院副院长 王周伟
参会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为学院就业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很多的真知灼见。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领导杨军回顾了中国银行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建立的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金融人才培养、学生科技成果孵化、金融专题课程开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打通学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建立整建制的教育、实习、就业的定向培养模式。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资深客户经理 杨军
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人才金港主任徐德洁提出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前置,应该千方百计对接高质量、常态化的实习岗位,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进一步凸现学校的比较优势,打响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形成鲜明的业界口碑。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徐汇支行行长陈勇刚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招录情况,并从产学实践、招聘宣传、校园推广三个方面深入加强多方位的合作提出了建议。复星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徐伟介绍了复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才体系培养的过程及特色。他建议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马宁发言,介绍了麦当劳的人才发展战略,让学生毕业的时候就能成为企业的精英。
陆家嘴管理局人才金港主任 徐德洁 中国农业银行徐汇支行行长 陈勇刚
复星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总经理 徐伟 金拱门(中国)人力资源总监 马宁
商学院2010届校友、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人才甄选与共享事业部总经理许伶俐,根据个人的从业经验提出企业更需要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偏爱有抗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更欣赏有沟通和推进协作能力的学生。商学院学生代表2020级会计专硕研究生吴佳瑜,2018级经济学本科生黄少均结合各自的体会向与会嘉宾汇报了在校学习的收获和求职的经验。
商学院2010届校友 外企德科人才甄选 研究生代表 2020级会计专硕 本科生代表 2018级经济学
与共享事业部总经理许伶俐 吴佳瑜 黄少均
会议的最后,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发表了讲话。她首先感谢各位与会企业嘉宾在复工、复产、复商的关键时候,百忙之中来参与本次活动。她表示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方面要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成为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提高素养与技能,成为自我长远发展的源动力。她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支持、参与商学院的发展,共同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创造校企合作新机遇,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袁雯校长还对商学院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用更加诚恳、务实的态度主动寻求机会,把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机融合。她还特别指出要把商学院的价值观——“荣誉源自责任”细化到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要培养学生责任感,更要塑造学生担负起责任的能力,打造出商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品牌。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讲话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开展是我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部署的有效举措,是实践就业育人工作的强力引擎。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重点合作企业,重点就业行业的联动,推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精准供需对接。
(供稿: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