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院学人
  • 刘江会:基于安全逻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演进的力量,正超过效率逻辑来源:观察者网2024-09-12 17:25【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如今,基于安全逻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演进的力量,正在超过基于效率逻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演进的力量。”9月10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在第44期RICE-CCES沙龙“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与政策选择”作出上述表述。刘江会表示,过去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化,我们参与了全球分工,“亚当·斯密两百多年前就在他的劳动分工理论中强调了,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其是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开始所谓的‘再工业化’,再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化遭遇了挫折,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刘江会说。他解释道,跨国公司原先是从分工专业化和效率的角度,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但如今在全球竞争格局演变、地缘政治和外部事件冲击下,它们不仅要考虑效率,还要考虑安全性。刘江会认为,目前基于安全逻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演进的力量,正在超过基于效率逻辑推动的力量,成为全球产业链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产业链的区域化、近岸化和友岸
    2024.09.17
  • 近日,我院金融系李小平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童斌博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刁训娣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Forecasting VaRs via hybrid EVT with normal and non-normal filter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在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期刊发表。该期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金融领域知名期刊,影响因子4.8,为JCR的BUSINESS, FINANCE领域的SSCI一区期刊。李小平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与上海交通大学周春阳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Tobin tax, carry trade, and the exchange rate dynamics”在Computational Economics期刊正式发表。该期刊为SSCI和SCI双收录期刊,影响因子1.9,为JCR的ECONOMICS领域的SSCI二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尾部风险预测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市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该文研究了正态和非正态GARCH类滤波
    2024.07.12
  • 我院经济系许薛璐博士作为第一作者与金则杨博士的合作论文“Impact of Return Migration on Employment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在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期刊发表。该期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学领域知名期刊,2022-2023影响因子2.9,为JCR的Economics, Econometrics and Finance领域的SSCI二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改论文基于CLDS 2014和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对本地农村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内返乡农民工越多,越能激励本地农村劳动者向非农就业转换。非农就业效应和同伴效应是可能的两种渠道。作者简介:许薛璐博士为我院经济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产业经济、劳动经济、经济高质量增长等多个方面。已在《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等CSSCI学术刊物以及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等SSCI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2024.07.03
  • 近日,我院商业数据系朱敏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宋玉平副教授为通讯作者,与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郭煜合作撰写的论文“A parallel hybrid neural networks model for forecasting returns with candlestick technical trading strategy” 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TOP期刊,中科院一区TOP,JCR/Q1,Google Scholar上的H指数排名人工智能类期刊第五位,影响因子为8.5。论文摘要论文基于两日蜡烛线反弹信号的构建规律,设计了一个创新的并行混合神经网络模型(PHNN),旨在通过训练多日蜡烛线价格信息的深度神经网络,提高金融资产价格预测的准确性。用于预测的基础并行混合神经网络架构包括两个独立的子网络,可以选择各种模型配置,如CNN或LSTM等。最终预测是通过一个完全连接的神经层生成的,该层集成了这些子网络的输出。为了提高子网络的准确性,论文通
    2024.06.25
  • 近日,我院经济系副教授李秀珍作为第一作者的合作论文“The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care industry: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A-shar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在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期刊发表。该期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金融领域知名期刊,2022-2023影响因子4.6,为JCR的BUSINESS, FINANCE领域的SSCI一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该论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医药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流入医药企业提升了医药企业科技创新以及医疗健康产业辐射效应,并通过科技创新和辐射效应两种机制来促进医疗健康产业整体发展,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风险投资提升医疗健康产业的作用。作者简介:李秀珍为我院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UCR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
    2024.05.09
  • 2024年4月,我院经济系教师金则杨博士作为通讯作者与上海财经大学丁浩员教授、靳玉英教授和聂光宇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Winners and Losers from Financial Sector Openness: A Firms International Exposure Matters”在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在线发表。该期刊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知名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6.5,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SSCI一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本文利用2018年4月金融业开放事件检验了金融行业开放对于本国企业的影响。本文发现金融业开放对于不同企业的效应是存在差异的,那些通过国外股权、出口或者海外并购建立国际敞口的企业反而在金融业开放中受益更少。这是因为金融业开放之前拥有国际敞口的企业拥有融资优势,而金融业开放导致的成本普遍降低使得这些企业失去了融资优势,即国际敞口对于金融业开放的收益是负面的。国有企业、大企业以及企业位于制度质量较好区域的企业会削弱这种负效应。本文验证了金融业开放过程中国际敞口这一独特的影响渠道。作者简介:
    2024.04.12
  • 近日,我院金融系张震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与何东伟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吴一凡合作撰写的论文“More female, better corporat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期刊在线发表。该期刊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金融领域一流期刊(2022-2023年影响因子为10.4,SSCI,在Business/Finance类别中排名1/111,JCR一区)。(论文在线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44612324003544?via%3Dihub=) 论文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董事会性别差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论文利用2011年至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董事会性别多样性对公司内外部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人数越多,公司内部绩效会随之下降。相反,女性高管比例的增加通常与公司外部绩效的改善有关。此外,分析表明,性别多样性对财务绩效则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为
    2024.04.04
  • 近日,我院财务管理系教师贺宇倩作为第一作者与上海大学王兰芳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苏生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唐松教授等合作撰写的论文“Private equity market development, state ownership, and fir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Finance期刊发表。该期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金融领域知名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4.5,为JCR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SSCI一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市场发展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结果发现,PE市场更活跃的地区,企业将会有更高的创新水平,体现在专利数量和质量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影响PE市场发展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此外,在政策不确定时期,以及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或政府政策支持较少的行业中,产权性质带来的异质性影响会更为明显。作者简介:贺宇倩系我院财务管理系讲师,2021年6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7月起在上
    2024.03.11
  • 近日,我院经济系教师储震作为第一作者与同济大学程名望教授团队合作撰写的论文“Corporate financialization during broadband upgrade” 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期刊2023年11月在线发表。该期刊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金融领域一流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10.4,SSCI,在Business/Finance类别中排名1/111,JCR一区)。论文摘要:实体经济正经历着企业金融化过程。本研究使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宽带中国”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宽带升级的金融化影响。我们发现,“宽带中国”政策显著降低了实体企业的金融化程度。此外,随着中国宽带升级的进行,实体投资的相对回报并没有增加,这意味着逐利效应并不是抑制企业金融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抑制可能是由升级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效应驱动的。 作者简介:储震博士是我院经济系讲师,202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兼具数学理学学士与经济学硕士学位的交叉教育背景。2022年8月起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任教。目前主要兴趣在数字经济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