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5-02-18
    2025年1月25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商学院共享空间内隆重举行了“上海师范大学投融资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成立仪式暨徐孙庆先生兼职教授受聘仪式”。此次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主持,校内外嘉宾、商学院教师及23级MBA学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式伊始,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管理处副处长王宏宣读了关于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投融资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批复文件,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获批成立。随后,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为徐孙庆先生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并与其共同为“上海师范大学投融资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揭牌。该中心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下设的学术研究机构,致力于投融资与区域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支持与咨询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徐孙庆先生曾任徐汇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静安区委常委、上海市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在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城市更新、虹桥枢纽建设运营、大虹桥国际商务区国家战略落地以及东方枢纽规划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学院院长刘江会对徐孙庆先生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他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带来新的活力与智慧
  • 2025-02-17
    在2024年度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医药财务政策分会的立项课题结项评审中,由我院MPAcc中心主任兼大健康与数智财务研究中心主任黄虹教授领衔,业界导师和学院年轻教师及会计专硕、学硕研究生共同参与的《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医药企业价值创造研究》课题荣获优秀成果称号,该成果充分展现了上海师范大学在医药财务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显著成效。本次评审会议于2024年12月15日举行,16个课题组参与结项答辩。课题组成员杨羚璇博士代表研究团队,系统汇报了基于国药控股、上海胸科医院等合作企事业单位的实证和案例研究成果,重点阐释了数智技术赋能医药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路径。评审专家对课题体现的业财融合特色给予高度评价,特别认可其将财务管理理论与医疗行业实践深度结合的创新模式。黄虹教授深耕财务理论与实践创新三十余载,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是知网高被引学者,近年来聚焦数智技术+健康产业交叉研究,主持的《大数据在管理会计的运用研究》和《我国数据资产化研究综述》等课题深度契合数字经济时代财务转型需求。值得关注的是,课题组特别邀请国药控股上海医院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轶伦先生参与,作为
  • 2025-01-07
    12月26日,为推动优化陆家嘴金融城的营商环境,打造陆家嘴人才高地的核心优势,促进产教融合、校政企交流,在2024年名校直通车总结会上,陆家嘴金融城颁发了“育才启航奖”“菁英同辉奖”“慧眼伯乐奖”,对与金融城密切合作的高校、企业以及HR负责人进行了表彰。我院荣获2024年陆家嘴金融城育才启航奖。自2020年起,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与陆家嘴人才金港携手合作,每年春秋两季共同举办“陆家嘴金融城名校直通车名企联合招聘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八届。参与的企业累计达到250余家次,提供的岗位数量超过500个,近200名我院毕业生在陆家嘴区域成功就业,该招聘会已成为我院毕业生就业的优质平台。
  • 继续教育
  • 本科生
    学院目前共有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信用管理、金融科技等六个经管类普通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金融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占比达到50%。同时学院还有经济学(中美合作)、经济学(中法合作)、广告学(中法合作)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合作)等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际化办学优势明显。
  • 硕士(学术)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学术型硕士项目涵盖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大学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智金融、教育经济与政策、全球城市经济与治理等方向;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向。
  • 国际交流
    商学院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最早、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已有20年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与20余所世界知名学府保持着长久深入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学院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全英语中国商务项目和1个全英语金融专硕项目。定期举办韦伯商业计划大赛、法语文化周和国际教育教学论坛。
  • MBA
    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旨在充分传承和弘扬上海师范大学的人文精神,立足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把管理知识传授与管理者素养培育、管理实践训练紧密融合,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积极拥抱变革的管理精英。
  • MPAcc
    上海师范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2018年获批,2020年起招收全日制学生,2023年通过国家教委合格评估。招生规模70人/年,学生毕业去向为银行、国企、教卫事业编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
  • MF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熟悉金融机构管理与资本运营管理技术,擅长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能够胜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投融资管理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全球金融管理技术人才。

党建工作

商院学人

  • 近日,我院财务管理系教师贺宇倩作为第一作者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路教授、李一杭博士等合作撰写的论文“Lexical diversity, soft information skills and hedge fund performance:Evidencefrom China”在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期刊发表。该期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金融领域知名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4.8,为JCR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SSCI一区期刊。论文核心内容: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对冲基金经理的语言(词汇)多样性对基金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公开声明的数据集,本文以词汇多样性为衡量指标,深入研究语言技能如何反映认知能力并影响基金业绩。分析表明,较高的词汇多样性与基金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风险敞口表现为对动量因子、大宗商品市场、利率和信用利差等特定因素更高的敏感度,并伴随着更为积极且独特的交易行为,例如更高的换手率和对非基准股票的侧重。本研究为语言能力和认知技能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见解,凸显了软信息在塑造对冲基金业绩方
  • 黄国妍:以系统化思维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新闻网 2024-12-20 11:02:2326.4万中新网上海12月20日电(范宇斌)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国妍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说,上海作为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承载区和先行先试引领区,要在更宽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进行制度型开放,从而提升中国金融制度的影响力,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示范窗口的同时,推动上海金融中心竞争力提升。  金融中心作为全球城市最重要的核心功能之一,纽约、伦敦等城市就是通过其在金融领域和专业服务的强大竞争力,拓展了它们在全球其他领域的影响力。从主要金融中心的演进路径来看,金融功能拓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辅相成。主要金融中心不遗余力地深化和拓展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等功能,从而不断强化其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地位。  黄国妍表示,上海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金融资源竞争,而这些也正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海要探讨利用中国崛起和上海“五个中心”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后发优势,提升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全球城市能级。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国妍在“中新
  • 近日,我院财务管理系郭照蕊副教授与上海商学院Li Sun、Kam C. Chan教授的合作论文“CEO hometown ties an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underpricing: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在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在线发表。该期刊是Elsevier旗下的SSCI一区期刊,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澳大利亚商学院院长理事会(ABDC)评级A类期刊和英国商学院协会(ABS)评级3星期刊,在金融学领域位居全球第4名。该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8.2。论文核心内容:本文检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时,首席执行官(CEO)的家乡关系(本地IPO)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本地IPO的抑价比非本地IPO的抑价低约26至31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家乡关系向投资者提供宝贵信息的概念相一致,这增加了他们以更高价格购买公司初始股份的可能性,从而缓解了IPO的抑价。此外,当CEO的受教育水平较低、IPO公司所处信息环境越好、在市场